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水蚤是什麽動物,以及水蚤是什麽動物類別對應的知識點,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,不要忘了收藏本站!
內容導航:- 水蚤和水溞有什麽區別?
- 水蚤怎麽自然生出來
- 水蚤吃什麽
- 水蚤怎麽養殖?
- 水蚤是什麽動物?
- 水蚤屬哪一類動物
Q1:水蚤和水溞有什麽區別?
音與義都不同。
水蚤,是水生物。而水溞應是筆誤,因為溞字義是洗或淘米聲。
先說蚤與溞:
蚤 zǎo 昆蟲,赤褐色,善跳躍,寄生在人和畜的身體上,吸血液,能傳染鼠疫等疾病。通稱“跳蚤”、“虼蚤”。
溞 ⠠s䁯 ⠣1. 〔溞溞〕淘米聲。2. 洗:“水既潔,然後可以溞身。”
《正韻》蘇曹切,音騷。《爾雅ⷩ訓》溞溞,淅也。《注》淘米聲。《疏》詩大雅:釋之溞溞。《傳》釋淅米也。叟叟聲也。溞叟音異義同。◎按今《詩》本作叟叟。
再說水蚤與水溞:
水蚤,屬於節肢動物門、甲殼綱、枝角目。稱魚蟲。水蚤體小,長約2毫米,淺肉紅色,生活在淡水中。身體分為頭部和軀幹部,具背甲,軀幹部有軀幹肢(胸肢)5對,為運動及呼吸器官。
是一種小型的甲殼動物。其不僅蛋白質含量高,且含有魚類所必需的氨基酸、維生素及鈣質。水蚤是黃鱔等淡水飼養魚類的優質餌料。培養比較簡便,少量飼養可用瓶、罐、缸等;大量飼養可用土池和水泥池等 。
水溞,根據已知字義,顯然沒有這詞,應該是筆誤,蚤溞是形近字。
Q2:水蚤怎麽自然生出來
室外培養法:在空地挖出土坑,倒入清水後暴曬消毒,並施入有機肥和河水,5天後水蚤就會生出。 室外培養法:在玻璃缸中注入清水,暴曬後倒入馬糞、稻草和肥沃土壤,最後加入水蚤卵,一周後水蚤就會生出。 注意事項:培養水溫保持在18-25度。
水蚤如何自然生出來
1、室外培養法
想讓水蚤自然生出來,可以在空地中挖出一個土坑,並向其中倒入漂白粉浸泡消毒,然後暴曬一周後,向土坑中倒入清水,繼續暴曬半個月後施入腐熟的有機肥,再從河流中引入河水,等待一周後,土坑中就會長出水蚤。
2、室內培養法
想讓水蚤自然生出來,培養的過程中,可以準備木桶、玻璃缸等容器作為培養器皿,然後將清水注入器皿中,暴曬4天後倒入新鮮的馬糞、稻草以及肥沃土壤,再用木棍攪拌均勻後靜置2天,最後將有水蚤卵的清水倒入其中,一段時間後,水蚤就會長出。
3、注意事項
培育水蚤的過程中,要將水溫保持在18-25度之間,以免水蚤休眠或死亡,而且水中的pH值要維持在7.5-8之間,可以加入石灰水調節,維持其生長,並且水中的溶氧量最好在70%-120%之間。
4、品種介紹
水蚤是一種小型的甲殼動物,體型小巧,長約2毫米,顏色為淺肉紅色,生活在淡水中,全身分為頭部和軀幹部,有5對胸肢,且雄性水蚤的體型較小,殼瓣邊緣平直,長有長鞭毛,可以利用觸角上的剛毛撥動水流遊動。
Q3:水蚤吃什麽
; 水蚤一般吃水中的藻類、浮遊生物等,如果是培養水蚤,可以投放馬糞或其他畜糞作為基肥,也可以使用稻草等無毒的植物莖葉作為基肥,為水蚤的生長方式提供必要的物質基礎。
水蚤吃什麽
水蚤,又稱甲蟲,是一種小型的甲殼動物,長約2毫米,為淺肉紅色,生活在淡水中。
水蚤是節肢動物門、甲殼綱、枝角目動物,身體分為頭部和軀幹部,其蛋白質含量高,含有魚類必需的氨基酸、維生素及鈣質等營養元素,是黃鱔等淡水飼養魚類的優質餌料。
如果是少量培養水蚤,可以用瓶、罐、缸等容器,如果是大量培養,則可以使用土池和水泥池等。
Q4:水蚤怎麽養殖?
水蚤(Waterflea)
水蚤為居住在死水以微生物為食的小昆蟲,利用強壯的分叉觸角遊泳,是魚類與其他昆蟲的重要食物來源。
水蚤(shuizao)(Daphnia)無脊椎動物,節肢動物門,甲殼綱,鰓足亞綱,水蚤科。簡稱“溞”和“溞科”。水蚤俗稱“紅蟲”,是枝角類動物的通稱。體小,呈卵圓形,左右側扁,長僅1~3毫米。體外具有2片殼瓣,背麵相聯處有脊棱。後端延伸而成長的尖刺(殼刺)。頭部伸出殼外,吻明顯,較尖。複眼大而明顯,可不斷轉動,在複眼與第1觸角之間有單眼。吻下的第1觸角短小,不能活動;第2觸角發達有八九根遊泳剛毛。腹部背側有腹突3~4個,前1個特別發達,伸向前方。後腹部細長,向後逐漸收削。胸肢5對,尾叉爪狀。雄體較小,殼瓣背緣平直。吻短鈍或無。腹突退化。第1觸角長,可活動,有長鞭毛。第1胸肢有鉤與鞭毛。水蚤借觸角上的剛毛撥動水流向上、向前遊動;當觸角上舉時,身體則下沉,好似在水中跳躍。春夏季一般僅能見到雌體,營單性生殖,所產的卵稱“夏卵”,較小,卵殼薄,卵黃少,不需受精,可直接發育為成蟲。這些成蟲多是雌蟲,再進行孤雌生殖。因此,在短時間內能夠大量繁殖,呈一片紅色,故稱紅蟲。秋季,由夏卵孵化出一部分體小的雄蟲,開始進行兩性生殖,所產的卵稱“冬卵”,冬卵較夏卵大,卵殼較厚,卵黃多。受精的冬卵,又稱“休眠卵”,渡過嚴寒或幹燥環境,於次年春季氣溫較高時發育為新的雌體。除少數生活在海水中,多為各種淡水水域中最常見的浮遊動物,是魚類的優良餌料。
水蚤是指水生枝角類和撓足類兩大類浮遊動物,其營養豐富、容易消化,是魚苗、魚種的適口餌料。人工培育水蚤喂魚成本低、魚類生長快、增產效果好。其方法是:
一、建池 土池和水泥池均可。池深約1米,大小以10平方米~30平方米的長方形為宜。
二、注水 池中注水約50厘米深。水蚤適宜的水溫為18℃~25℃,pH值為7.5~8,溶氧飽和度為70%~120%。
三、施肥 土池每立方米水體投4公斤牛、馬糞或其他畜糞、1.5公斤稻草、麥秸或其他無毒植物莖葉作基肥,10天後追肥一次,追肥量同基肥,此後再根據水色酌情追肥,使水色保持黃褐色。水泥池每立方米水體投牛、馬糞或其他畜糞1.5公斤,加沃土1.5公斤~2公斤,以後每隔8天再追肥一次,追肥量為牛、馬糞或其他畜糞0.75公斤。
四、培育 不論是土池還是泥池,都可采用酵母與無機肥混合培養法。每立方米水體投酵母20克,酵母可先在水中浸泡3小時~4小時,再潑入池中,每立方米水體施碳酸銨65克、硝酸銨37.5克,以後每隔5天施一次,其用量為開始的一半。投放酵母後,將池水曝曬1天~3天後,就可以放入水蚤作種,用種量為每立方米水體30克~50克。
五、撈取 水蚤種入池15天~20天後,經大量繁殖,可布滿全池。這時,即可分批撈取喂魚。一般每隔1天~2天撈取一次,一次撈取總量的10%~20%。在水溫18℃~20℃的環境下,可常撈常有,連續不斷。
首先,準備一個容器,小缸子、寵物盒、保特瓶等等,都可以,最好的建議是用接觸空氣麵積比較大的容器來養最適合;因為水蚤會浮到水麵上來有類似呼吸的動作,所以若是數量多的時候怕有些爭不到位置而死去~~~
光源;一般告訴飼養者,隻要有光線就可以了,那....晚上呢?不就全沉到底下去了? 沒錯,就是沉到下麵,結果隔天就死了大半,為什麽?因為它們懶得呼吸囉~~~所以,建議是光源不可在晚上也關掉,可以用個小光源(例如5w的小夜燈等)照著,這樣就可以避免這個麻煩。當然有人會說,一定要這樣養嗎?答案是不一定,不過,要有超多的數量這樣是有其必要性的,我們養它不是隻有養好玩而已,重點是要那鍋數量,數量夠才能喂魚嘛,對吧?
喂食;一般坊間告訴飼養者,用酵母粉泡水來喂食,但是若是用量控製不好,水質很快就惡化,造成水蚤快速死亡,那又就要重買水蚤或是再跟別人要囉~~~所以,我的方法算是可以預防這個吧,同時,也不用太計較去買酵母粉,因為有時候酵母粉不好找,不然就是好大一包,用也用不完,因為我後來想想,酵母粉泡水給它們吃,那是不是隻要溶於水的液體就可以喂呢?答案是肯定的,因為圓水蚤是濾食性的生物,所以一般以濾食水中的營養物來維生,因為我們丟下去的東西若溶於水,它們就吃得到喔~因為,大雄試了“羊血”(特別感謝小丘熱情讚助)來喂食發現效果不錯,後來又聽說之所以用酵母粉,是因為裏麵有一些氨基酸類的東西,而水蚤可以吃這個,至於氨基酸,我弄不到,隻好用鮮奶囉~~~相信也有不錯的效果..........
日常照顧;其實也不太用理它們,隻要給予光照、一些喂食,就可以了,至於換水的話每次吸出水蚤後,再加入被抽掉的水量就可以了~~若是藻類太多,放一些蘋果螺也不錯喔,至於效果,嘿嘿那就要看倌們自己試試囉~~~~至於喂食的量,一次不能太多,以一次...2~3cc就可以了~~~別認為太少了喔,這樣就夠了同時也不會造成水質一下就惡化了。至於濾水蚤,這比濾豐年蝦好用多了,若是不想濾的話,可以用它的趨旋光性來做,用光照來吸引它們然後用滴管吸出,再來用大量清水洗一洗,就可以拿來喂了。若是想讓它們更營養,在喂食前,再喂一些營養液,過一到兩小時,再來喂給魚吃,呼呼這樣子更營養囉~~~~
濾水蚤。一般我們覺得水蚤夠多了,就可以拿來喂食,而由於水蚤有趨旋光性,所以我們在濾的時候,可以用這個特性,將它們吸引到角落,然後再用風管去吸取。吸出的水蚤,多半又參有原來水蚤缸的髒水,為了避免汙染了魚缸,所以還要做一個濾的動作,可以用細網目的網子,或是化工材料行買的“生物濾網(300網目的)”來濾,濾完後再以清水浸泡,或是加一些料(牛奶、維他命等等)然後,就可以間接地使魚魚吃到這些東西囉
水蚤的采集和培養
從河裏采到水蚤後,應放在較大的玻璃缸裏。缸裏應放一些從河裏帶回的水和綠藻,如水綿等,以便增加水中的氧氣,還要放一些由蚯蚓、蝗蟲或其他動物製成的碎肉,作為水蚤的餌料。在水蚤數量增加時,要及時采收,並曬幹。到了秋末和冬季,水蚤的繁殖力大為減弱。當冬季,在水缸中看不見水蚤活動時,千萬不要把缸裏的水倒掉,因為這時它們都潛伏在綠藻叢中。我們可以把水缸放在向陽房間或暖氣片附近。到了春季,室內溫度升高時,水蚤又出來活動。到室溫上升到28℃以上時,水蚤開始大量繁殖。水蚤可用於飼養教學上所需的水螅。
Q5:水蚤是什麽動物?
水蚤(shuizao)(Daphnia)無脊椎動物,節肢動物門,甲殼綱,鰓足亞綱,水蚤科。簡稱“溞”和“溞科”。水蚤俗稱“紅蟲”,是枝角類動物的通稱。體小,呈卵圓形,左右側扁,長僅1~3毫米。體外具有2片殼瓣,背麵相聯處有脊棱。後端延伸而成長的尖刺(殼刺)。頭部伸出殼外,吻明顯,較尖。複眼大而明顯,可不斷轉動,在複眼與第1觸角之間有單眼。吻下的第1觸角短小,不能活動;第2觸角發達有八九根遊泳剛毛。腹部背側有腹突3~4個,前1個特別發達,伸向前方。後腹部細長,向後逐漸收削。胸肢5對,尾叉爪狀。雄體較小,殼瓣背緣平直。吻短鈍或無。腹突退化。第1觸角長,可活動,有長鞭毛。第1胸肢有鉤與鞭毛。水蚤借觸角上的剛毛撥動水流向上、向前遊動;當觸角上舉時,身體則下沉,好似在水中跳躍。春夏季一般僅能見到雌體,營單性生殖,所產的卵稱“夏卵”,較小,卵殼薄,卵黃少,不需受精,可直接發育為成蟲。這些成蟲多是雌蟲,再進行孤雌生殖。因此,在短時間內能夠大量繁殖,呈一片紅色,故稱紅蟲。秋季,由夏卵孵化出一部分體小的雄蟲,開始進行兩性生殖,所產的卵稱“冬卵”,冬卵較夏卵大,卵殼較厚,卵黃多。受精的冬卵,又稱“休眠卵”,渡過嚴寒或幹燥環境,於次年春季氣溫較高時發育為新的雌體。除少數生活在海水中,多為各種淡水水域中最常見的浮遊動物,是魚類的優良餌料。
Q6:水蚤屬哪一類動物
水蚤屬於節肢動物門、甲殼綱、鰓足亞綱。俗稱魚蟲,是一種水生動物。
水蚤體形微小,身體分為頭部和軀幹部,長約2毫米,淺肉紅色,生活在淡水中。水蚤的軀幹部有軀幹肢(胸肢)5對,既可以用來運動,也是它們的呼吸器官,所以稱為鰓足類。
關於水蚤是什麽動物和水蚤是什麽動物類別的介紹到此就結束了,不知道你從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嗎?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這方麵的信息,記得收藏關注本站。
查看更多關於水蚤是什麽動物的詳細內容...
本文由東風吹馬耳網发布,不代表東風吹馬耳網立场,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:http://qu3c0.bibition.icu/Nd9l9h/1707.html